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4-09-12 14:39:13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类推的能力.

3.培养探索、应用的意识.渗透变与不变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面积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这些单位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板书课题)

二、新授

1.研究1平方分米与1平方厘米的关系.

(1)指导学生自学例1.出示自学提纲:

A.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B.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多少?

C.1平方分米与100平方厘米哪个大?为什么?

(2)学生分组汇报.教师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1”.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也可看作边长是10厘米的正方形.

1分米×1分米=1(平方分米)

10厘米×10厘米=100(平方厘米)

(3)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板书)

2.推导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的关系.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猜想一下1平方米与1平方分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用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正确呢?

(学生分组讨论,汇报)

(2)(演示动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2”)

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而1米=10分米,所以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可以划分成100个边长是1分米的小正方形,即100个面积为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所以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板书)

(3)思考: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厘米呢?

3.小结:相邻的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100.

三、巩固练习

1.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平方米=( )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判断.

(1)面积单位比长度单位大. ( )

(2)4平方米=40平方分米 ( )

(3)50平方米和50米一样大 ( )

四、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五、课后作业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5平方米=( )平方分米 2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2.一张写字台的台面长是13分米,宽是6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厘米?

3.一条人行道长20米,宽4米。面积是多少?合多少平方分米?用面积是25平方分米的水泥方砖铺地,需要这样的水泥砖多少块?

板书设计

教案点评: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面积单位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教学这一内容的关键是让学生切实理解相邻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为什么是100,并要求学生初步学会用进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课堂上要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认真观察、参与获取新知识的全过程.这样学到的知识,记忆深刻,避免死记硬背。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用连乘解决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用连乘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有条理地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在感受、体验、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谈话:在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用数学方法去思考、解决。(板书:实际问题)

师:为了准备乒乓球比赛,老师去商店买乒乓球了。

出示图乒乓球和价格。

提问:看图你们知道了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来呢?

问题: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

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买6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

师逐一板书,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题。

出示例题。

师:你能把刚才了解到的信息和这个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吗?学生自由表述题意。(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老师买了6袋,每袋5个,一共要用多少元?)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你可以自己先想办法解决,然后在小组里讨论。

学生汇报(板书):

方法一:52=10(元)

106=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提问:5表示什么?2呢?每袋5个和每个乒乓球的.价钱是2元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可以求出什么?(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52=10)知道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就可以求出什么?(买6袋要多少元:106=60)

提问:谁能说说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买一袋乒乓球要用多少元,再算买6袋要多少元)

方法二:65=30(个)

302=60(元)

提问: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

提问:6表示什么?5呢?每袋5个和买了6袋这两个信息有直接联系吗?根据这两个信息就可以求出什么?(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65=30)知道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就可以求出什么?(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302=60)

提问:这种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先算6袋乒乓球一共有多少个,再算买30个一共要多少元)

如果学生提出如下解决方法:

26=12(元)

125=60(元)

教师应让学生说明理由。

理由可以是:如果每袋只有一个乒乓球,买6袋一共要12元,实际每袋有5个,所以再乘5,就是买6袋乒乓球所需的价钱。如果学生说不出理由,可以告诉学生:这样算出正确的得数,但道理比较难理解,你们可以继续研究。在想不通理由的情况下最好不用这种方法。

师:方法一先算什么?方法二呢?

讲述:虽然解答方法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还可以互相检验。

提问:你能用一句话说出刚才我们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什么特征吗?(板书:两步连乘)

解决这样的实际问题时要怎样观察和思考?(要仔细看图,认真阅读文字,找到已知的条件,然后找直接关系的两个条件看能求出什么,再一步步地解答)

三、练习巩固,体会解题思路及方法

乒乓球的问题我们解决了。其实在生活中有好多这样的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试着解一下生活中的问题。

1、想想做做1

出现4个小动物,推着小车。出示图如书本。

你们看了图知道了什么? 那你们能用自己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做)

指明解题:

(板书:)方法一: 42=8(筐)

208=160(千克)

方法二:202=40(千克)

404=160(千克)

分别请学生说说每一种方法求的是什么。

2、想想做做2

学生齐读 。

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思考)

(板书:)方法一:34=12(个)(我先算一共有多少个笼子)

126=72(只)

方法二:64=24(只)(我先算每行有多少只兔子)

243=72(只)

方法三:63=18(只)(我先算每列有多少只兔子)

184=72(只)

3、想想做做3

图中告诉了我们什么?

(学生思考)

(板书)方法一:45=20(个)(我先算一共有几个教室)

206=120(盆)

方法二:56=30(盆)(我先算每层放了多少花)

304=120(盆)

四、回顾总结,汇报收获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2.用今天学到的方法可以解决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课后请留心观察,找出数学问题后进行解答,再想想从中学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所以这一知识点对学生来说又是陌生的。所以教学时,我是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六一儿童节”联欢会的会场布置引入新知教学,既充分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紧扣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的思想感情。当然教学中我也做到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创设情景,以激发学习热情。本节课我尽量考虑低年级小学生爱玩好动的特点,设计一些比较生动有趣的情景,如:找联欢会会场中的规律、画一画、图一图、找规律游戏、欣赏规律中的美等都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动中学,在乐中学。

二、面向全体,关注个体。班级的学生中有聪明灵活的优秀生,也有较迟钝缓慢的学困生,因此在课堂上我尽量照顾到学困生的需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优生带动学困生,帮助学困生,以达到全面发展。当然我也经常请一些学困生尝试回答问题,并给以鼓励支持,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三、紧密联系生活,学有用的数学。本节课我都是以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情景入手展开教学的,比如今天是5月31日,明天就是学生最高兴地“六一儿童节”,每年的儿童节学校都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来庆祝孩子们的节日,所以我就紧扣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展开了教学,学生不仅学得开心,也觉得意义深刻。在比如“欣赏规律中的美”这一环节,通过欣赏生活中一些有规律的事物,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规律,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但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本来我想让学生有说说自己见过的生活中的哟规律的事物却不能在课堂中完成,所以只好留着让学生当成课外的作业去完成,当然我也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很好的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的。

四、给与学习主动权,做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我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去探索规律,然后在集体的反馈中矫正,总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习,让他们真正做学习的主人。但是由于投影仪显示不够清晰等原因,课堂中也出现了各种不足的地方,如有些学生看不清图片的颜色,给教学带来一定得麻烦;在比如由于学具的不足,我只能把“摆一摆”的环节改成“画一画”,虽然学习目的同样达到了,但总感觉有些欠缺;另外由于我的一点紧张的情绪,把学生在操作时放点轻松的音乐让他们放松一下紧张的情绪的这一环节也给漏掉了,只有操作,没有音乐等等。这一系列的不足之处,都是由于本人的教学经验有限而引起的,这有待于以后不断地学习和改进。教学目标

1、通过物品有序排列,使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格物体。

2、通过涂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3、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4、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的价值,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

难点:会运用“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教学准备

教具:教学课件

学具: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探究意识

1、师:小朋友们,有谁知道明天是什么节日?(六一儿童节)是呀,明天就是“六一国际儿童节”。我们学校准备举行一场联欢会,同学们听到这个消息可高兴了,都行动起来了,看课件演示:彩旗、灯笼和彩花。

同学们有的剪了漂亮的彩旗,有的做了美丽的灯笼,有的折了各种颜色的花儿,想把会场布置得漂漂亮亮的。可是你们觉得这些东西这样摆放好吗?(不好)为什么呢?(因为不整齐)

是啊,他们摆放得不整齐,如果能够按照一定得规律进行摆放,一定会更美丽的。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感知规律——认识简单的规律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谁的.眼睛最亮,能够找出这幅图里藏着的规律。

(1)、四人小组讨论联欢上的规律。

(2)、学生汇报:

红旗的规律:黄红黄红黄红黄红……

彩灯的规律:黄紫黄紫黄紫黄紫……

花朵的规律: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红绿蓝……

小朋友队伍的规律:男女男女男女男女……

学生汇报,教师课件演示。并说明找规律的方法,用虚线分一分,分成相同的几组。

3、教师小结,明确“一组”的概念

师:刚才,我们已经找出了彩旗、灯笼、小花和小朋友队伍的规律。像灯笼这样一黄一紫、彩旗的一黄一红、小花的一红一绿,和小朋友队伍里的一男一女,以及我们黑板上的两朵黄花,一朵红花,我们都把他们叫做一组。(板书:一组,齐读:一组)

当我们找到图形排列的规律的时候,只要找到一组是什么,在看一看是不是按照一组一组重复地排列(板书:重复),如果是我们就说他是有规律地排列。

3、教学例2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能够又对又快地找出图里的规律,有几只小动物们听说;了,都来了,他们想和你们交朋友,但是他们也带来了很多的数学问题,并要求谁能够帮他们回答这些数学问题,他们就和哪个小朋友做朋友呢?你们想认识他们吗?(想)那就一起看看谁来了:

课件出示小白兔和书本第88页的例2。

(1)学生尝试画一画。

(2)全班交流。

4、教学例3。

课件出示小猴子和例3。

(1)学生尝试图一图。

(2)全班汇报交流。

(3)完成课本89页上面的“做一做”

三、动手操作,巩固发展:

1、画一画规律:

师:小朋友们的眼睛真是太厉害了,个个都是火眼金睛。小松鼠觉得小朋友太聪明了,于是他带来几道更难得题目,有信心完成吗?(有)请把你的小手拿出来,你能用你灵巧的小手图出美丽的规律吗?请你打开书本89页和水彩笔,完成下方“做一做”的第2题。画出你喜欢的规律,先想一想你想画怎样的规律,想好的小朋友可以开始画了。

①学生画规律,师巡视,并注意表扬动作比较快的同学和提醒速度(画好的同学坐端正,同时也要注意时间,比一比哪个同学的动作最快。)

②汇报展示:(选几幅有代表性的)请小作者介绍自己的规律(或者其他同学找规律,并说说下一个图形会是什么。)

四、游戏激趣,冲向另一个高潮

师:同学们觉得找规律好玩吗?(好玩)下面老师想和同学们再来玩一个更有趣的游戏呢,想玩吗?(想)

课件演示前两组图片,学生根据规律猜出下一张图片是什么。

五、生活中的规律。

师:同学们知道吗?规律不仅很有趣,而且还很漂亮呢?我们一起来欣赏规律的美吧!(课件出示)

师:谁也能像这样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呢?

五、总结延伸,拓展新知。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能干,不仅学会了找规律(板书:找)小手还能画出美丽的规律,做出有创意的规律。有规律的事物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希望小朋友们课后能够多仔细观察,发现更多美丽的事物,下课。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比较有趣,联系生活比较紧密的一个知识点,对学生来说,规律其实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但是由于平时没有这方面的意识,所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材P32—P3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景,学生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

3.在数学活动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

连续进位方法的`掌握与实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清点学生人数

二、新知预热

1、请同学们认真看大屏幕,谁能声音洪亮的回答这些问题。(出示课件)

2 、小结:同学们这一环节表现很棒!

3 、引出新课:谁坐过火车?有硬座和卧铺两种车厢,这节课我们就和淘气与笑笑一起来解决几道与火车有关的数学问题。(板书课题)

三、新知探究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一天淘气与笑笑来到火车站,与火车站的叔叔的交流谈话中,你能获得那些数学信息?(出示课件)提出那些数学问题?

2、解决问题、探索方法

(1)、卧铺车厢每节可乘72人,5节卧铺车厢可乘多少人?

①生读题②生列式,师板书③生试做 ,生板演 ④汇报方法⑤看课件,小声说计算过程(出示课件)

(2)硬座车厢每节可乘118人,7节硬座车厢可乘多少人?

①生试做 ,生板演②交流汇报③课件演示

(3)观察这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连续进位)通过我们以上的学习,你能试着说一说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学生与同桌说一说)汇报说;师生共同小结(出示课件)齐读。

  四、应用提升:(出示课件)

  五、全课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弄清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明确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同时懂得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通过主动发现的讨论式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比较、分析、抽象、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

比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支红粉笔、五支笔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理解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刚刚过完国庆节,你知道今年10月1日是祖国几周岁的生日吗?56年前的10月1日,五星红旗第一次在广场上冉冉升起,让每一位中国人为之自豪。但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国旗中还隐藏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呢!

出示出一面国旗:

3、判断:小强身高1米,他的爸爸身高173厘米,小强和爸爸身高比是1∶173。

明确:同类量相比单位名称要相同。

四、总结全课,拓展延伸

1、去年奥运会中国女排在首场比赛中以3∶0击败了美国队,打出了我国的女排风采。这里的3∶0表示什么意思?它和我们今天学习的比相同吗?为什么?

强调:这里的3∶0是表示两个队各赢了几局,不是相除关系,而今天学的比是指两个数的相除关系。

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3、你知道吗?公元4世纪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利用线段找到了世界上最美丽的几何比——黄金分割,它的比值大约是0.618,比大约为2∶3。

介绍:黄金割应用非常广泛,国旗的宽与长的比是2比3,接近黄金分割,现在你们知道五星红旗为什么这么美观了吧!

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用到黄金分割:

T型台上选模特也要求模特的身长与腿长的比符合黄金分割。

理发师也将黄金分割运用到发型设计中去。

课后同学们还可以去调查。

《有关小学数学教案范文5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