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教案集锦五篇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核舟记教案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核舟记教案 篇1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师:一颗桃核,能变成一件艺术品吗?
生:自由发表意见。
师:关于能否变成一件艺术品,下面这段视频会解答这个疑问。
配《微雕欣赏》视频(见光盘)
师:多么神奇而瑰丽的艺术,一颗平凡的桃核,竟在人工的雕琢下变得如此生动精美。不过,视频中的画面转瞬即逝,你也许未能仔细观察这瑰丽的艺术。没关系,作为补偿,让我们走进今天的课文《核舟记》,去感受这艺术的魅力所在。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梳理字词,破除阅读障碍
1.教师范读课文,正音。
罔(wǎng)贻(yí) 有奇(yòujī)箬篷(ruò) 髯(rán)衣褶(zhě)
袒胸(tǎn)黍(shǔ)矫首(jiǎo)篆章(zhuàn)壬戌(rénxū)
2.教师范读,或听朗读音频。要求学生注意朗读节奏,整体感知大意。
3.结合工具书和注释,初步疏通文句。
4.特殊文言词语归纳。
(1)通假字
①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
②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2)一词多义
①奇:A.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
B.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数、余数)
②为:A.为宫室、器皿、人物(做,这里指雕刻)
B.中轩敞者为舱(是)
③而: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表并列,并且、而且)
B.启窗而观(表承接,不译)
C.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却、但是)
④之:A.径寸之木(助词,的)
B.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代词,指核舟)
⑤其:A.其两膝相比者(他们)
B.其人视端容寂(那)
(3)词类活用
①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②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③中峨冠而多髯者(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④椎髻仰面(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4)重点探究:古代汉语使用数量词的方法与现代汉语不完全相同,请根据下列例句,说说它们的不同在哪里。
①尝贻余核舟一。
②苏、黄共阅一手卷。
③舟尾横卧一楫。
④又用篆章一,文曰“初平山人”,其色丹。
⑤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
明确:A.“一手卷”翻译为“一幅只能卷舒而不能悬挂的横幅书画长卷”,“横卧一楫”翻译为“横放着一支船桨”。现代汉语中,数词一般不单独充当定语,必须和量词组成数量词组才能充当定语。在古代汉语里,数词则可单独充当定语。B.“尝贻余核舟一”翻译为“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翻译为“总计一条船,刻了五个人,八扇窗户”。可见古代汉语中,数词表示事物的数量时,不仅可以放在名词的前面作定语,也可以放在名词的后面修饰名词,而这种把数词放在名词后的用法,计数的意味更明显。
目标导学二:梳理思路,把握说明顺序
1.仔细研读课文,尝试绘制核舟示意图,然后复述课文内容。
2.讨论:本文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段)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第6段)总结全文,统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3.文中描写了核舟的哪几个部分?并说说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船舱—船头—船尾—船背。
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船背。
4.作者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
三、板书设计
第2课时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对微雕艺术品“核舟”有了整体的认识,不过,作为艺术品,它值得我们用审美的眼光去鉴赏,它值得我们对文本进行更深入的解读。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欣赏微雕艺术,品析语言特色
(一)指名朗读课文第一段并思考
1.概括第一段的段意。
明确:概述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
2.找出本部分中能总括全文,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特点的词语。
明确:奇巧。
3.雕刻时“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说明了什么?
明确:说明了王叔远的构思巧妙、技艺精湛,也只有因势象形,才能保证艺术品出于自然而又超越自然。
(二)指名朗读课文第二段并思考
1.试赏析“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一句。
明确:本句介绍“核舟”体积,作者抓住了长度和高度,呈现空间立体感,“八分有奇”与“二黍许”更写出了核舟体积的准确性与形象性。
2.文章先介绍了核舟体积,又写了众多小窗和对联,作者意在表现什么?
明确:以核舟“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的体积小跟船舱及小窗景物之多之细相对照,突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从而也突出了说明中心。
3.请同学领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意境,让学生抒发感悟。
(三)指名朗读课文第三段并思考
1.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什么?
明确:从这些描述中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表现他们豁达、豪放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却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佛印的形象则是苏、黄二人的陪衬,他的表情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
2.作者在说明船头 ……此处隐藏9888个字……来的样子模拟那些东西的形状,各有各的情态。)
6.这段文字介绍了核舟的主体部分_______________,本文段的结构方式是 ;从表达方式看,侧重 ;以______________为说明顺序。语言上生动,人物情态栩栩如生。
三、阅读全文,回答问题
1、找出通假字,并分别写出本字。
⑴诎右臂支船 ( )通( )
⑵左手倚一衡木 ( )通( )
⑶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通( )
2翻译下面句子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译文:
⒊选文中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话是什么?(用文中的话回答)
4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名句分别刻在船窗左右的小窗上有什么作用?
5核舟雕刻的“苏、黄共阅一手卷”这一画面,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怎样的神情?
6从什么地方看出船是顺流而下的?
【小结】
1.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 )
左手椅一衡木 (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约八分有奇 ( )
为字共三十有四 ( )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 )
2.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
中轩敞者为舱 —— 。
可:高可二黍许—— 。 珠可历历数也——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其人视端容寂——
3. 其他
篛篷覆之中的“篛”,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篛”。
4.词类活用:
卧右膝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
居右者椎髻仰面 椎髻:
【作业】
1、背诵2、3、4段
2、课后题三
第二课时
一、检查背诵A级
二、基础知识巩固A级
1、语音
洢(yī) 皿(mǐn)贻(yí) 罔(wǎng)黍(shǔ)
髯(rán) 椎(chuí)髻(jì)神情与苏、黄不属(zhǔ)
2、通假字
诎右臂支船
左手倚一衡木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3、词类活用
卧右膝 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峨冠:
居右者椎髻仰面椎髻:
4、一词多义
5、重点词语解释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巧: 能以径寸之木径寸:
为宫室、器皿、人物 为:
罔不因势象形 罔:无,没有因: 象:
尝贻余核舟一贻:
盖大苏泛赤壁云泛: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 可: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徐: 兴: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髯: 其两膝相比者 比:
佛印绝类弥勒 绝: 类:
舟尾横卧一楫楫: 其人视端容寂 端:
其船背稍夷背: 夷: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甫:
钩画了了了了: 其色墨墨:
其色丹丹: 为人五;为窗八 为: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曾: 盈: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
6、特殊句式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判断句
7、朗读节奏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明确:本文是从整体到部分,又从部分到整体,按照核舟各部分的位置和人、物的主次,依次加以描述的。文章以概述起头,用归纳作结,中间主体部分的描述,按船仓、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加以描述。
明确:重点在第二段的第二层(第3节),这一层中,又以苏东坡为中心,因为这是核舟雕刻的主题所在,这说明,写文章一定要紧扣题目,围绕中心,突出重点。
明确:理解记忆比机械记忆的效果更好。就本文来说,应当先抓整体,即首尾两段为总说,中间四段为分说。至于每一节,也有背诵的规律可循,掌握了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背诵出来。这一点,放到讲每一节时再来提示。
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刻工。
第一段:总介王叔远极工微雕(引王说明对象——核舟)
第六段:综说核舟“容量”,极称其技。
[雕刻技艺的奇巧、灵怪]
对比:核舟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人、物之多)、刀法精细;气韵生动。
窗八:刻有对联,可以开启。(精细灵巧)箬蓬。
楫,炉、壶、手卷、念珠(历历可数)。三十四个字(勾画了了,细若蚊足)。
从“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右手指卷,若有所语”和佛印的“矫首昂视”可以看出,雕刻家的意图是要表现他们豁达、放旷的胸襟,说明他们在山光水色的掩映之中完全忘记了现实的烦恼,而陶醉在眼前画卷的美好意境里。
参考答案:
一、1.舟长、高、舱、窗、雕栏、窗上的刻字 2.A、C 3.从中间到旁边。 4.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二、1.D 2.B 3.A 4.B 5.D 6.船头(或舟首) 总分 描写 空间顺序
三、1、 2.(他)曾经送给我一个用果核雕成的小船。 3.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4. 这十六个字是前、后《赤壁赋》中的名句,与上段“大苏泛赤壁”相照应,切题,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景色。作者真切地描述官们,足以见构思的巧妙。 5、和谐、专注 6、大苏泛赤壁,说明是在泛游赤壁 ()"
诎右臂支船 (诎——“屈”,弯曲。)
左手椅一衡木 (衡——“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简——“拣”挑选)
约八分有奇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为字共三十有四 (有——“又”,用在整数和零数之间)
虞山王毅叔远甫刻 (通“父”,对男子的美称,多附于字之后)
3一词多义
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奇异、罕见、(手艺)奇妙。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零数,馀数。 有: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 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通“又”。 为:为宫室、器皿、人物 —— 雕刻成。
中轩敞者为舱 —— 是。 可:高可二黍许——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可以
端:东坡右手执卷端——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形容词,“端正、正”
4 . 其他
篛篷覆之中的“篛”,与“箬”读音相同、意义相同,本文中用“篛”。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