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1一、教学目标:
1、认识“宽、穷、减”等9个认读字,积累几组意思相反的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诗歌。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9个生字,会正确朗读背诵诗歌。
难点:理解“贵”的意思,以及我的发现中词语的词性。
三、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小朋友,想去那牛羊成群的大草原游玩吗?瞧,草原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
(学生交流草原的景象。)
2、我们来到这美丽的大草原,那就赶快去参加有趣的活动吧!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边欣赏草原的风光片,边倾听悠扬的草原之歌,使学生感到仿佛来到草原中,为以下的几个活动的展开打下了扎实的情感铺垫。〉
(二)、游戏(我的发现)
1、第一个活动草丛寻宝,赶快到草丛中去找一找。你们找到了什么?
(学生到草丛中寻找,交流并把找到的词语贴到黑板上。)
2、找到的宝贝是两个字词语的,请赶快贴上去。谁愿意当小老师带领大家读这些词语呢?
(学生读找到的词语)
3、能为这些词语分别找找朋友?(举例:照相)为什么?齐读
4、其实这些宝贝我是语文园地三我的发现中找到的,请大家打开语文书翻到54页,读读这六组词语,想想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读六组词语)
5、学生交流发现成果。(发现加了一个字后意思就不一样了,)交流完后贴一帖。
6、一起读读这六组词语,瞧,我们祖国的文字多奇妙呀!加了一个字意思就完全不同了。(学生齐读)
7、在你的词语库中还有这样的词语吗?赶快想想!比比哪组在规定时间里写的多.开始。(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看看其他组是怎么写的)
〈通过游戏活动,让学生在宽松、民主、愉悦的氛围中进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发现词语的规律。而且采用小组比赛更有助于培养团结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三)、游戏(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
1、大家的词汇量可真丰富,看来,这些词语中藏着的秘密就是宝贝呀!瞧,连牛羊们也想来凑热闹和我们交朋友,你能交到几个朋友呢?请你读读日积月累中的读读认认(出示9个生字)来,用你喜欢的方法来读读记记生字。(贴在黑板上。)
2、看谁交到的朋友多?(抽个别读)
3、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生字的?愿意当小老师教大家。(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4、大家的识字方法可真多,接下来咱们开火车组词读。(开火车组词读)
5、刚才许多同学采用反义词组词,快找到反义词朋友来贴一贴。(看看你的椅子,找到的快来贴一贴。)
〈多种方式识字,结合生活识字,联系以往学过的内容,学练结合。〉
6、读反义词,我们怎样记住这些反义词?你有好方法吗?
7、让我们来玩玩你说我对的游戏。(教师示范,我来和你对对反义词。)。赶快找你的朋友对一对。大家可以离开座位。)
〈通过玩“对对子”的游戏中记住反义词,使学生在轻轻松松、快快乐乐中完成积累的任务。〉
(四)、民歌导入(诗歌敕勒歌)
1、对对子是我们最喜欢的游戏,生活在草原上的敕勒族人他们最喜欢唱歌跳舞,让我们一起来学唱他们的民歌。可以自己轻轻的哼一哼。(播放这首民歌)。
2、咱们先来学会这些歌词吧!(要读准字音。)(刚才听到有同学提出“见”在这里怎么读现呢?“见”通“现”。)板书(见—现)
4、谁来读?一起来读一读!(通过你的朗读让大家感受到那苍茫辽阔的大草原吗?)来跟着唱一唱,你的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随机指导“四野、穹庐”。)随机教学敕勒族。
〈这一环节的设计,使学生对诗歌所描写的情景有了初步的感知,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其实无论是想象也好,描述也罢,都是对学生创造能力的一种锻炼。又随机增加了敕勒族的知识,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5、来,让我们跟着能歌善舞的敕勒族人边歌边舞吧!
(五)、做导游介绍宁波。(我会填)
1、热情的敕勒人向我们展示了大草原的风土人情,咱们是不是也应该把我们的家乡介绍给他们呢!
2、来,咱们先来读读这些词语。(齐读)
3、你能给这些词语找找朋友吗?请先和小组同学交流。
4、选你最拿手的来和大家交流交流。(抽个别学生交流)
5、你们可真会动脑筋,瞧,这些景色是哪里呢,可以边看边交流。
6、能用上这六个词语,来介绍宁波的风景吗?(学生交流)
7、这个内容就是日积月累“我会填”。接下来,咱们就动笔完成我会填。写完后请你把这些内容连起来,当当小导游介绍宁波。(学生填写)
8、谁愿意来当小导游介绍呢?(抽学生来当小导游)
〈把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与口语交际进行有机地整合,并遵循低年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借助大量的图片把语言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词语,让每一个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感受语文的乐趣。〉
(六)、小结:
刚才大家介绍了宁波的迷人风光,其实宁波还有丰富的物产,悠久的历史文化,那让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中再来畅谈我们美丽的家乡——宁波。
小学语文教案2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出示词语。
奶牛 牛奶 图画 画图 蜜蜂 蜂蜜 牙刷 刷牙
水池 池水 山上 上山
2、自读词语,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
它们的共同特点是每组词语的两个字都相同,只是交换了前后的位置。第一大组都是表示事物名称的词,因为颠倒了字的顺序,所以表达的意思不同了。第二大组的第一竖行是表示事物名称或地理位置的词,交换了字的位置,就变成了表示动作的词。
4、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以小组竞赛的方式,看哪一组说得多。
随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然后用多种方法朗读。
二、日积月累
(一)是“读读认认”;
1、投影出示字词。
2、组内交流说发现。(形声字;用熟字加熟字的方法识记新字。)
3、游戏识字。
*卡片认读生字提示
“姓、警”的正确读法;
*任意抽卡片认读
*送信游戏
*同桌 ……此处隐藏25974个字……水写成一条弧线;)
(2)让我们一起感受洪水的灾难。(媒体:洪水影片)
练习:( )的洪水
(3)指导朗读:(凶猛的)洪水
(4)说话练习:当洪水扑向村庄的时候,我仿佛看到;听到。
(5)是啊!引读:古时候,我国黄河一带经常发洪水。老百姓有的被淹死,有的逃到洪水包围的小山上。
(6)这样的画面可以说是“灾情严重”,板书,灾情严重,小手跟写“严”注意“点”“撇”的方向;重点笔画书空,注意“点撇”的方向;同座位手心写“严”
说明:“灾情严重”对于一年级小朋友比较难理解,结合影片,联系文本,让学生感受灾难的同时,告诉他们,这就是——灾情严重。这样的解释就足够了。
2、学习第二、三节。
过度: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1)引读:为了治水,新婚不久,就领着大军出发了。
后来,他的妻子生下一个儿子。一天,禹路过家门,正巧听到孩子呱呱的啼哭声。
备:多音字:(gu gu gua gua ) (学生读错的情况下写在黑板讲解一下)
(2)默读第3节,思考,填表:同行的人怎么说?禹又是怎么说?
(3)交流句子:(读句子)
同行的人怎么说(横线)禹怎么说(浪线)
第一次“禹,回家住几天吧!”“现在灾情严重,治水要紧!”
第二次“你还没有见过自己的亲生孩子,回家看一眼吧。”“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呀!”
(4)教学:紧:拼音;拆字游戏;扩词:什么紧?
因:提示:拼音:整体认读;前鼻音(读);书空;笔顺规则;
事:拼,开火车读;电脑老师教写字;组词游戏:我说事——“事情”的事,我说事——“国事”的事
说明:生字教学采取“分布”和“集中”两种形式。前面的“严”字等是随文识字,在这里,第三节中的几个生字集中起来教学,又是一个“小集中”。“集中识字”还是“分散识字”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5)指导朗读
A、读出“!”的语气
B、加上提示语:找找禹的动作,神态。分别导读。
禹没有停住脚步,边走边说:“现在灾情严重,治水要紧!”
指导1:这是禹的——动作,谁来表演一下?(表演)为什么不停下来说话?(他要赶快治水!)时间紧迫,他心里着急啊!谁来读?
禹摇摇头,郑重地说:“我可不能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呀!”说完,他就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指导2:郑重——(近义词)认真,严肃;谁来郑重地说?加上你的动作和表情好吗?
分角色读:同行的人女生扮演,男生扮演禹,旁白老师读;(书捧起)
(6)引读:后来,禹又两次路过家门,他都顾不上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横线上怎样填?
媒体出示:第二次,禹又路过家门口,他。
第三次,禹再次路过家门口,他。
(备:“都”字说明了第二次、第三次的情况是一样的!)
说明:此处点出一个“都”字,展开了补充句子的练习。正是对文本的关注,关注作者的表达,让学生明白,什么情况下用“都”这个词。
(7)解决问题3: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什么意思?
现在你能解释一下课题的意思吗?而:却;入:找近义词——进(指名)
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一天当中吗?一个月?一年?15年!(板书:15年)你们几岁?15岁,你快上高中了!15年,禹没有回过一次家!
(8)问过没有,当你出生的时候,你的爸爸在哪里?
我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 )。
我不喜欢这样的爸爸。因为他( )。
(9)师引领:你当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但你埋怨父亲,老师也很能理解你,但你要知道不是父亲无情,而是————
填空:禹不是无情,而是
(板书)不因家事而误了治水
(10)“治水”是什么事?(国事)
(板书)不因家事而误了治水(国事)
(11)指导朗读(升华)
说明:这篇课文人物语言并不多,但怎样通过简练两句话来凸显英雄高大形象,在朗读指导上做了精心安排。短短两句话,安排了4次读。一次比一次语气强烈,一次比一次感情更升华。
3、学习第4节。
(1)引读第4节。
(2)教学:劲:拼音部首歌;怎样记?
终:读准后鼻音,怎样记住“终”?
那这又是什么zhōng?
比一比,再组词;终( )
中( )
(3)1治:你来读?——这是整体认读音节,读准“翘舌音”;
2教学:制:课文里有一个“治”的同音字;一起拼,它的部首却是什么?立刀旁怎样写?左边怎样写?这是什么制?(制服)
(4)我们来做个选字填空;
为了(治制)水,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努力,洪水终于被(治制)服了。
小结:“治”强调治水的过程和动作,而“制”强调其结果。
说明:其实“治制”两个生字在课文一开始就出现了,但并没有急着去教,只是在课文中读准字音,而到课文第4节,才分析字形,结合具体语言环境解释字义,实现识字教学“分步走”。
(5)图:安居乐业的乡村图
想象说话:洪水制服后,你又仿佛看到;仿佛听到。
说明:此处的说话练习同第一小节的说话练习只有一字之差——“又”,不仅是一个说话练习,更是让学生感受到洪水制服前后的鲜明对比,从而感受人物形象,在结构上首尾呼应,很完美。
四、拓展
当禹回到家,是怎样的情景?
禹( )地说:;儿子( )地说:;妻子( )地说:;
五、结语
出示图片:师述:像禹这样的人民英雄还大量存在着,鲜活着。在抗洪抢险中,在汶川抗震救灾中,他们很多人,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让我们向英雄们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读:你们辛苦了!人民感谢你们!
知识结构或板书设计:
板书:不因家事误治水(国事)
15年
三过家门而不入
作业设计:
1、比一比,再组词;
终( )治( )事( )
中( )制( )是( )
2、按要求写句子
禹又两次路过家门,他都顾不上回家看一看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横线上怎样填?
第二次,禹又路过家门口,他。
第三次,禹再次路过家门口,他。
3、想象写话
当禹回到家,是怎样的情景?
禹( )地说:;儿子( )地说:;妻子( )地说:;
【教学评价】
在教学活动中,你评价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哪些方面?采用哪些评价方法和评价尺度?请列出
评价:
1、字词掌握情况,重点字的字形,重点词语的理解;可以口头答题,也可以书面作业检查;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