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教案【精】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幼儿园小班教案1活动目标:
1、体验妈妈对宝宝的爱护,萌发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2、欣赏音乐,根据音乐旋律的不同表演鸟飞、喂食、与大风搏斗等动作。
3、感受3/4拍和带休止符旋律的节奏特点
活动重点:
在欣赏乐曲的基础上,根据音乐风格的不同来表演鸟飞、喂食、与大风搏斗等动作
活动难点:
学习听辨带休止符音乐的特点,并能随节拍做吃食的动作。
活动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播放歌曲录音,让幼儿自然学会演唱歌曲《小鸟和妈妈》。
2、《喂小鸟》音乐磁带。
3、小鸟头饰20只。
活动过程:
一、演唱歌曲 引出活动
教师扮演鸟妈妈,幼儿扮演鸟宝宝,演唱歌曲《小鸟和妈妈》。
二、感受音乐 练习动作
1、欣赏乐曲《鸟飞》,感受3/4拍音乐节奏的特点,引导幼儿按节拍做鸟飞的动作。
①欣赏乐曲,引导幼儿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②带领幼儿练习随音乐做鸟飞的动作。
2、听辨乐曲《喂食》,感受带休止符旋律的特点,学习喂小鸟动作。 ①请幼儿说一说《喂食》这段音乐和《鸟飞》的音乐有什么不同。 ②练习随节拍点头的动作,一拍喂食,一拍吃食。
③教师和幼儿随音乐合拍的表演喂食、吃食的动作。
3、幼儿听辨音乐《大风》,创编与大风搏斗动作。
①引导幼儿感受音乐紧张、激烈的旋律。
②启发幼儿创编表现小鸟与大风搏斗的动作。
③带领幼儿随音乐表演动作。
三、游戏表演 表现乐曲
1、教师和幼儿分配角色,讲清游戏规则。
2、教师和幼儿随四段音乐完整地表演游戏《喂小鸟》,提醒幼儿被风吹散后要有序的回家。
3、引导幼儿在游戏中体会鸟妈妈对小鸟的爱护和小鸟对妈妈的感激之情
幼儿园小班教案2活动名称:
中班律动--勇敢的小鸡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跟随音乐做动作。
2、幼儿能够看图示进行律动表演。
3、在活动的过程中幼儿能够感受到音乐活动带来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感知多媒体画面的动感,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重点:
幼儿能够跟随音乐进行律动表演
活动难点:
能够看图示做动作。
活动准备:
幼儿准备:幼儿简单的学过本次的律动
经验准备:音乐
活动过程:
一、故事讲述:
1、森林里有很多野鸡,藏在小鸡中间,可是问道谁,谁都不承认自己是野鸡,你是野鸡吗?那你们学一学小鸡的动作,如果你们学的会,那么你就不是野鸡了。
2、你学的是小鸡的什么地方?翅膀啊。你学的是小鸡的什么地方?鸡冠子啊。
3、我请你们连着做四个小鸡的动作,然后你们像小雕塑一样不能动,而且好多小朋友和别人不一样,没说一个数字,你们就学不一样的动作,我们的小鸡站起来试一试,看看谁的动作和别人的不一样呢。这个小鸡和别人的不一样。表扬他。好厉害给自己点掌声。
4、我们的组长要去找食物了,看一看我们的组长都做了那些动作呢?请你们仔细看一看。请小朋友听和看,看看谁会遵守规则。
二、学习舞蹈动作:
1、听音乐看老师做动作。教师提示幼儿和自己一起做动作。
2、刚才老师做了什么造型呢?这样是小鸡的嘴巴,这样就是小鸡的鸡冠子,这样打开就是小鸡的翅膀。我刚刚还做了什么造型,我刚刚出发的时候做了什么造型?走走看一看。接下来老师还做了什么动作。还有一个扛回家的动作。接下来我是怎么吃得呢?学一学老师的动作。
3、请幼儿学一学吃玉米的样子。
三、跟随音乐做律动
四、出示地图
1、我们走了几步?4步
2、看一看我们做了几次?4次
3、走走走走抗回家做了几次?2次,小朋友不清楚了,我们听音乐做动作,请小朋友好好记住啊。
4、吃食物和真美味做了几次动作?4次,我们的小鸡有没把组长的动作学会呢?我们看着地图再来做一次哦。
五、跟随音乐去找食物
1、请小朋友跟随组长去找食物,但是抓野鸡的任务由组长来做,你们跟着做动作就可以了。看看野鸡是怎么被抓住的。
2、请小朋友跟随音乐一起做动作,把野鸡赶跑哦
幼儿园小班教案3活动内容:
美丽的桃花
设计思路:
本阶段我班的主题是《小花园》,在孩子们尝试了撕贴、剪、画等不同的美术形式后,我想让孩子尝试用吹这另一表现形式来感觉艺术的多样性。“吹画”活动就是用嘴或其他工具把滴在纸上的颜料水吹散开来,显现出千姿百态而组成一幅画的一种美术形式。“吹画”活动,工具独特,操作方便,气氛轻松,而画面却变化无穷(没有一幅画是一样的)。而且从作画的过程来看,它是一个画面不断变化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幼儿不断想象、创作的过程。在不断联想构思的过程中,思维的发散越来越流畅,想象越来越丰富,使手、眼、脑得到了协调的发展。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尝试用嘴吹画的技能。
2.学习用棉签作画的方法,表现桃花的基本特征。
3.培养幼儿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幼儿作画用纸、抹布、水粉颜料、范例等。
活动重难点:
引导幼儿学习用棉签作画以及掌握如何将颜料带到白纸上来玩的学习技能。
活动过程:
1、引出课题,引起兴趣。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小伙伴,他就是我们熟悉的颜料宝宝——小黑。今天,小黑宝宝想出去玩一玩。刚一出门,吹来一阵大风,把它们吹得东倒西歪,大风吹啊吹啊把小黑宝宝变成了一棵树。
春天来了,桃花露出了美丽的笑脸。你看它,粉红色的花瓣长在了树枝上,漂不漂亮?有趣不有趣啊?你们想不想也来变一变?
分析:通过小故事逐步出示吹画的步骤,既让孩子激起了作画的兴趣,又让孩子们了解了作画的整个过程。
2.教师示范、梳理经验,提出作画要求。
师:“现在,老师要带小黑宝宝到白纸上来玩玩一玩,(将颜料小心地醮到白纸上)小黑宝宝出来玩了,这时候大风来了,把小黑颜料宝宝给吹跑了,这里吹吹,那里吹吹 ……此处隐藏7426个字……乐。
挠挠自己的手心,挠挠同伴、老师的手心,说一说有什么感觉。说一说:小手小手真好玩,挠挠小手哈哈哈,痒死喽——
⑶了解小手的本领,懂得要保护自己的小手。
----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打手势、敲电脑、拿东西、穿衣服……
----学习时帮助我们:握彩笔、捧书本、翻画书……
----游戏中会:玩玩具、弹钢琴、做手指谣、做舞蹈动作……
3、学习小手的安全保健常识,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⑴观看图片,了解小手的安全保健知识。
----不吮吸手指头,不啃指甲盖。
----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小手干净和美观。
----天冷时给小手抹上护手油,戴上手套,以免皴裂或冻伤。
----不随便将小手伸入孔洞或门缝,不拿锋利或烫热的危险物品,保证小手的安全。
⑵模拟洗手过程,擦上护手油,感知体验保护小手的方法。
活动延伸:
生活中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做事情,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并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设计了律动引入---------认识、了解小手--------保护小手三个环节,主要采用了多通道参与法、游戏法、谈话法、感知体验法等教学方法。
活动开始,教师带领幼儿做小手在身体上爬行的小律动,来感受小手的灵活和有趣,进一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诱发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第二个环节,采用多通道参与法,引导幼儿在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数一数、玩一玩等有趣的活动中来认识小手。而“拉拉勾”、“挠手心”、“手指谣”、“跳个舞”的小游戏,能有效的吸引幼儿,引导幼儿活动的兴趣,消除陌生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小手的本领,懂得要保护自己的小手。
最后一个环节是帮助幼儿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而幼儿园的健康教学应与日常生活中的健康教育相结合。因此,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小朋友误伤小手的视频,引起幼儿对保护小手安全的关注。接着展开讨论,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小手。为避免空洞的说教,教师带领幼儿模拟洗手动作,擦上护手油,通过亲身的感知体验,使幼儿掌握保护小手的方法。
在活动结束时,我示意幼儿挥挥小手,用小手给客人老师再见,引领幼儿走出活动室。既能和活动开始部分相呼应,又能再次引发幼儿探索小手的兴趣,使幼儿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自然的结束活动。
幼儿园小班教案15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1”和“许多”。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活动准备:薯片盒、糖果若干、篮子。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宝贝,我们来看看是什么?(拿出薯片盒)
师:哦,原来你们都吃过薯片啊,可是这个只是薯片的盒子,里面放了什么呢?(摇一摇薯片盒,发出声音)
师:薯片盒子里面会是薯片吗?觉得不是的小朋友举手。(询问幼儿薯片盒里面会是什么?)
师:猜了那么多,那里面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打开薯片盒盖,给幼儿看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说,里面有一粒糖,同意吗?我们一起来数数,是不是真的有一粒糖。(把糖倒入篮子)
师:哦,原来真的是“一粒”糖。
二、变魔术
师:我现在把一粒糖重新放到我的薯片盒里面,现在薯片盒里有几粒糖?
师:一粒糖?你们确定吗?好,那我现在来变个魔术,你们小眼睛睁大,千万不要眨眼哦!(教师假装变魔术)
师:现在薯片盒里有几粒糖了呢?我们打开看看。(在幼儿面前打开薯片盒)
师:没有啦!
三、再玩一次
师:还想不想再看一次魔术啊?(与第二个环节一样变魔术)
师:我们打开来看看现在有几粒糖?(打开薯片盖给幼儿看)
师:有多少糖呢?我们倒出来数数。(把糖果倒入篮子中)
师:哇!原来有许多糖!
四、分糖果
师:现在我要把这许多的糖分给大家吃。来,每人拿“一粒”糖。
师:哦,我篮子里面“许多”的糖分给你们每人“一粒”后,现在没有啦!
反思:
从目标的达成上:根据我班实际情况,在上完这节课后,我感觉大部分幼儿已经掌握了“1”这个数字的概念,而对于“许多”还不是很了解,到底多少才是“许多”?所以势必要在接下来的活动或是区角活动中,让幼儿再去探索、去感知、去自我构建,直到了解和掌握“许多”。
从教案的撰写上:每一个环节需要告诉大家你要做什么?通过这个环节,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目的?而我只是在打流水仗,没有重点,不会提炼。还有教师的语言要精炼,写关键的提问,每个环节与环节之间要有衔接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教态上:一节课的成与败与老师本身也有很大的关系。在活动中,我能与幼儿轻松沟通,有效互动。但是细节决定成败,在一些事情上我有了疏忽的地方,比如与幼儿交流的时候,应该俯身倾听,蹲下来上课可以拉近我与幼儿的距离,更有利于课的有效开展。在衣服颜色的选择上,应该选择亮丽一点的颜色,更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等,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课的本身:这节课的亮点是使用了魔术的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而从上这节的实际情况来看,幼儿似乎对魔术真的很感兴趣,从中得到了快乐。
调整后教案:
活动名称:数学:“1”与“许多” 执教:金美华。
活动目标:
1、初步感知“1”和“许多”。
2、在活动中体验快乐。
活动准备:薯片盒、糖果若干、篮子。
活动过程:
一、通过薯片盒里的糖果,让幼儿感知“1”。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件宝贝,我们来看看是什么?
师:哦,原来你们都吃过薯片啊,可是这个只是薯片的盒子,里面放了什么呢?
师:猜了那么多,那里面究竟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看看。(打开薯片盒盖,给幼儿看并说说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说,里面有一粒糖,同意吗?我们一起来数数,是不是真的有一粒糖。
二、通过变魔术的方式,让幼儿感知“许多”。
师:真的有一粒糖,我现在把这粒糖重新放到我的薯片盒里面。
师:现在薯片盒里有几粒糖了呢?我们打开看看。(在幼儿面前打开薯片盒)
师:我们打开来看看现在有几粒糖?(打开薯片盖给幼儿看)
师:有多少糖呢?我们倒出来数数。(把糖果倒入篮子中)
三、巩固“1”和“许多”。
师:现在我要把这许多的糖分给大家吃。
(在分糖果的过程中,让幼儿说一句好听的话“我拿了 * 粒糖”)
延伸活动:
在区角活动中,放入“1”与“许多”的事物,让幼儿进一步感知。也可在平时有意无意的问一问幼儿这样东西是“1”还是“许多”。
文档为doc格式